金头闭壳龟有多少品种?
金头闭壳龟,属半水生生物,主要活动于淡水河流、湖泊及溪流中,在沼泽地和池塘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。喜栖息于水底,善于爬行、游泳和潜砂,有昼伏夜出的习性。主要以蠕虫、幼虫、蜗牛、螺类、昆虫等软体动物为食。属于杂食性龟类,也吃水草、蔬菜、瓜果等植物以及肉类。
目前,关于金头闭壳龟的分类地位尚有争论,较公认的划分是将金头闭壳龟属划分为2个亚科7个物种,即金头闭壳龟亚科与潘氏闭壳龟亚科。前者包括原金头闭壳龟(C.auratus)和云南金头闭壳龟(C.yunnanensis);后者包括海南金头闭壳龟(C. hainanensis)、台湾金头闭壳龟(C. formosanus)、潘氏闭壳龟(C. panini)、福建梅氏闭壳龟(C. meyeri)和广西梅氏闭壳龟(C. guangxiensis)。其中,台湾金头闭壳龟又分为指名亚种和大港山亚种。 C. auratus C. yunnanensis C. hainanensis
别名: 海南闭壳龟、海南山龟。 分布: 我国特有物种,分布于中国的海南岛和西沙群岛海域。
外形特征: 背甲较长且宽短,背部隆起较高,腹部扁平;背甲黄色或浅褐色,布满黑色圆斑;腹甲黄色,周围由黑色的缘状突起所环绕;头部、耳壳和四肢呈棕黄色,头部还具黑棕色条纹;眼珠黑亮,吻部较短而宽;鼻孔宽大,上下颌均具细密齿,舌上有细齿,前肢5指,后肢4趾,趾间具蹼。 成体背甲长约20厘米,宽约16.5厘米。 生活习性: 该物种属于水栖龟类,常生活于江河与湖泊中,能爬行、游泳和潜水,也有在潮湿的陆地活动的习性。白天常隐藏于草丛、石块下或水下,夜间出来活动,以昆虫、蠕虫、蚌蛤等软体动物、鱼类为食。繁殖期在春季3~4月,每次产卵5~9枚,孵化期约为50天。
保护现状: 国家保护动物二级。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(IUCN)2018年 ver 3.1——低危(LC)。 在我国,该物种属于濒危野生动物。由于人类的捕杀和黄鼠狼等天敌的伤害,加上生存环境被破坏,数量急剧减少,目前在我国南方已濒于绝灭。